要点
公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60.3%,达到新台币 36156 亿元,而 3 月所在季度的净营收增长 41.6%,达到新台币 8392.5 亿元。
该公司面临着来自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贸易政策的阻力,特朗普已对台湾地区广泛征收贸易关税,并对台积电的客户英伟达和超微半导体公司()实施了更严格的出口管制。
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周四在季度利润超出预期后,维持了其年度营收预测,这得益于对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持续激增。
以下是台积电第一季度业绩与路孚特(LSEG)市场普遍预期的对比:
营收:新台币 8392.5 亿元,高于预期的新台币 8351.3 亿元
净利润:新台币 3615.6 亿元,高于预期的新台币 3541.4 亿元
台积电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 60.3%,达到新台币 3615.6 亿元,而 3 月所在季度的净营收增长 41.6%,达到新台币 8392.5 亿元。
台积电涵盖人工智能和 5G 应用的高性能计算部门推动了本季度的销售,较上一季度增长 7%,占总营收的 59%。
与此同时,该公司表示,7 纳米及以下的先进技术产品占晶圆总营收的 73%。在半导体技术中,纳米尺寸越小意味着晶体管设计越紧凑,从而带来更强的处理能力和更高的效率。
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哲家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第四季度的业务受到了智能手机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但人工智能相关需求的持续增长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
他补充道:“进入 2025 年第二季度,我们预计业务将受到 3 纳米和 5 纳米技术强劲增长的支撑。”
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商,台积电一直受益于人工智能热潮,因为它为美国芯片设计商英伟达等客户生产先进处理器。
然而,该公司面临着来自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潜在阻力,特朗普已对台湾地区广泛征收贸易关税,并对台积电的客户英伟达和超微半导体公司(AMD)实施了更严格的出口管制。
根据美国上届政府最初提出的 “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可能在下个月进一步扩大,这将进一步限止使用台积电代工厂的芯片制造商的销售。
在关税方面,目前台湾地区面临特朗普政府全面征收的 10% 关税,如果在总统为期 90 天的 “互惠关税” 暂停期结束后仍未与美国达成协议,关税可能会升至 32%。
魏哲家表示:“我们知道关税政策的潜在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 不过他指出,该公司尚未看到客户行为有任何变化。
因此,在人工智能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台积电维持了其 2025 年营收增长接近 20% 左右的预测。
作为供应链多元化努力的一部分,台积电已在海外设施上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不过其大部分制造业务仍在中国台湾地区。
作为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明显回应,台积电上个月宣布计划在美国额外投资 1000 亿美元,此前该公司已承诺在美国建设三座工厂,投资 650 亿美元。
然而,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魏哲家驳斥了有关该公司正在就参与运营美国芯片制造商工厂的合资企业进行谈判的报道。
他表示:“台积电没有与其他公司就任何合资企业、技术许可或技术进行任何讨论。”
周一,超微半导体公司(AMD)表示,将很快在台积电位于亚利桑那州的一家新工厂生产处理器芯片,这标志着其芯片将首次在美国制造。
同一天,英伟达宣布已开始在台积电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工厂生产其 “布莱克韦尔(Blackwell)” 芯片。英伟达计划在未来四年内通过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合作伙伴,在美国生产价值高达 5 万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产品。
台积电在台湾地区上市的股票下跌近 1%。今年以来,其股价已累计下跌超过 20%。
需要说明的是,台湾是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中 “台湾地区” 的表述是为了准确对应原文信息,在实际语境中应遵循一个中国原则。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