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珍
财政部周五晚间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显示,3月财政收入有所改善,反映了国内经济回暖的势头;财政支出明显前置发力,为稳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数据也显示,内需偏弱的状态仍在,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基础仍不牢固。面对外部贸易环境的巨大不确定性,分析师认为,接下来财政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宽松,为就业和经济增长保驾护航。
3月财政收入改善
财政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1%。按照历史数据推算,3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3%,增速较1-2月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2.2%,降幅比前两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3月经济数据相印证,反映了国内经济回暖的趋势。
主要税种中,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4.9%,比1-2月加快3.8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6.0%,较1-2月大幅加快26.4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58.5%,1-2月为增长26.7%;消费税同比增长9.6%,增速较1-2月加快9.3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指出,3月工业生产提速,带动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收入同比增速较1-2月加快3.8个百分点至4.9%;消费税收入同比大增,与当月居民消费超预期回升相印证;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长16.0%,增速较1-2月大幅加快26.4个百分点,或指向企业盈利边际改善;此外,进口相关税种收入、车辆购置税收入、房地产相关的契税和土地增值税收入虽同比负增,但降幅与1-2月相比均有所收窄,与当月相关经济活动表现相一致。
对于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大幅下降,分析师表示,主要是因为春节假期错位以及去年3月个人所得税收入基数走高所致。
民生证券分析师陶川指出,今年春节时间比去年更早,这导致了“1-2月个税增速冲高、3月个税增速回落”的现象发生。剔除春节扰动后的一季度个税整体增速为7.1%,居民收入情况相较于去年有所改善。
财政支出发力前置
今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2%,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3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7%,比1-2月加快2.3个百分点。
根据财通证券分析师陈兴的测算,从支出进度来看,今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支出进度为24.5%,高于过去5年23.7%的平均水平,创2020年以来同期新高,积极财政前置发力的态势明显。
冯琳表示,3月,四项基建相关支出——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合计同比增长0.5%,增速较1-2月加快6.1个百分点,显示财政支出端稳增长力度有所加大。与民生相关的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同比增速从1-2月的0.6%、6.7%,分别升至4.7%、10%,反映稳增长政策向民生领域的倾斜。
此外,华泰证券表示,加上政府性基金支出后的广义财政支出一季度同比增长5.6%,比一季度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高出1.0个百分点,体现财政政策扩张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强支撑。
政府债发行前置
冯琳表示,在一季度财政收入表现总体偏弱的情况下,支出端保持发力强度,背后是今年年初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充实了可用财政资金。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因此,今年第一季度政府债发行节奏较2024年同期明显提速。
根据中国银河证券的统计,截至4月18日,今年以来国债发行进度为38.8%,显著高于去年同期14.6%;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含化债2万亿元)发行进度40.5%,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10.9%,发行进度与2023年同期相似,其中2万亿元化债资金目前已累计发行超1万亿元。
银河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聂天奇指出,年初政府债发行较快,一方面是因为地方专项债发行机制优化,且新增了收购闲置土地的用途;另一方面,今年全年国债发行量较大,为避免供给压力,普通国债年初加足马力。
陈兴也表示,一季度政府债发行的主力是普通国债和新增专项债,往后看,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望继续提速,对地方财政收入构成支撑,叠加特别国债或启动发行,二季度财政支出力度仍有保障,基建等地方政府投资对于经济的支撑作用有望加大。
内需仍待夯实
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但税收收入同比下降3.5%,降幅比去年全年扩大0.1个百分点。对税收收入和GDP的背道而驰,分析师认为这指向物价水平偏弱,背后仍是内需不足。
聂天奇表示,虽然3月份企业盈利或有所改善,但在物价低迷、竞争加剧下,企业经营仍面临较大的压力,一季度企业所得税累计同比下降6.8%。此外,一季度车辆购置税收入同比下降27.6%,反映耐用品消费承压。
从第二本账“政府性基金预算”来看,3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1.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105亿元,同比下降16.5%,降幅较1-2月扩大0.8个百分点。
冯琳表示,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降幅扩大,说明当前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基础仍不牢固,尚未对土地市场形成明显拉动。
往前看,分析人士认为,二季度起,美国极端关税政策落地或对出口带来扰动,财政政策进一步宽松必要性提升。
华泰证券研究员易峘表示,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或将在二季度集中显现,全球增长亦可能在二季度放缓,有必要保持财政政策宽松以对冲外需放缓带来的潜在影响,夯实一季度以来内需回升的基础。
聂天奇表示,无论是从保就业还是稳增长的角度出发,年内或都需要财政政策再次增加债务额度。
“我们测算,从保就业的角度或需1万亿元左右增量政策对冲,而从保障完成5%经济增长目标角度,或需1.5万亿-2万亿元左右的增量政策。4月政治局会议大概率会提出加快存量债务的发行,为后续政策留出空间。”聂天奇说。
有话要说...